进度跟踪
-
投诉已生成2013/3/12 10:14:59
-
投诉待受理2013/3/12 10:14:59
-
投诉已受理2013/4/18 10:52:08
-
投诉已办结2013/8/26 14:22:55
投诉人信息 | |||
---|---|---|---|
真实姓名: | 王** | 联系电话: | 133******** |
被投诉人信息 | |||
---|---|---|---|
经营者名称: | 丹东人寿保险 | 经营地点: | 丹东市,, |
投诉内容 | |||
---|---|---|---|
消费时间: | 未填写 | 消费金额: | ¥0 |
消费地点: | 未填写 | 发生争议时间: | 未填写 |
发生争议内容(受侵害情况): | 工商银行联合人寿保险公司骗保 致使储户上当受骗 五年前,我到工商银行存钱,正办理中,储蓄员马上对我说,现在还有一种储蓄,比定期利息高(当时五年定期利率是5.85%),利滚利,外加分红,还赠送保险。真如他所说的这样,确实挺合适,我听信了他的话,就存了五年,共四万人民币。 当今年一月份到期的时候,银行却说我只能得到2480元利息,外加2520元分红,共5000元。这与他们当时所说的是天壤之别,我以为我弄错了,就向银行咨询,才知道。五年前存款时,他们用欺诈诱骗的手段为保险公司卖保险,来误导客户,当时就连条款都没有给我。当问到储蓄所的行长时,他说:“我们不管,你去找保险公司。”这是推诿。我非常气愤。找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相关经理说:“银行不那么说,利息高,你能买吗?”这明显是欺骗。可见当时他们是特意这么说,骗储户买他们的这个保险,他们的做法完全违背了职业道德。 我多次找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能按照当时储蓄员许诺我的那样来兑现,就来我的最低要求,也不能达到。我现在只要求他能按当时五年定期利率5.85%给我就可以。五年定期利息共11700元。再给我差额6700元。 银行和保险这种欺骗行为,今后让百姓还能相信谁?望有关领导能认真对待此事,给予解决。 |
||
证据: | |
||
消费者主张: | 未填写 | ||
消费者主张的法律依据: | 未填写 | ||
消费者与经营者是否协商,协商情况: | 未填写 | ||
投诉标题: | 工商银行联合人寿保险公司骗保 致使储户上当受骗 |
受理情况 | |||
---|---|---|---|
受理结果: | 已办结 | ||
受理单位: | 辽宁消费维权网 | 受理时间: | 2013/4/18 10:52:08 |
办件人员: | 无** | 联系电话: | 未** |
处理情况 | |||
---|---|---|---|
处理结果: | [2013/4/18 10:52:08]:过去银行的信用太高了,银行的信用就是国家信用,是无限信用,商品经济社会,银行逐渐走下神坛,国有银行变成了商业银行,唯利是图,坑骗储户的存款转为保险基金的行为随之诞生了,银行不再是信用无限,而是一个追逐利益的商业机构,存款也不再是简单的保管、保值、增值,变成了一种投资。保险业利用银行业长期积累的信用和独占性,用类似传销似的个人宣传和利益诱惑来麻痹广大储户,致使储户蒙受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从而导致整个银行业信用整体降低,也就是国家信用降低,最终导致整个社会诚信缺失。现在政府已经注意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已经叫停了银行售卖保险基金的行为。对于本案所述情况,储户需要进行举证,有合同的,按照合同约定,没有合同,只凭5年前某银行职员承诺的一句话,都是空口无凭。除非有法律上可以证明的第三人或者其他证据证明此利息承诺确实对储户的决策起到了作用。王女士可以联系丹东银行保险业投诉电话,寻求帮助。银行业投诉电话:2835006,2835090。保险业投诉电话:2887279。建议直接投诉至保险业。 | ||
投诉人对处理 的意见: |
投诉人暂时没有反馈意见 |
网友评论

热门投诉
联系我们
地 址:沈阳市和平区 文化路79号
辽宁电视大厦21层 东北新闻网
电 话:(024)23187235